乡村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895章 一切都回来了(第1页)

李隆基在扫清太平公主余党、彻底将皇权紧握手中后,目光第一时间便投向了大唐吏治的沉疴——韦后乱政留下的“斜封官”积弊。

这场始于中宗时期的官场闹剧,早已像毒瘤般侵蚀着帝国的行政根基,若不连根拔起,所谓的“中兴”不过是镜花水月。

彼时的“斜封官”已泛滥到惊人地步。韦后与安乐公主掌权时,凡依附者、行贿者甚至奴仆亲信,只需通过她们递上一份斜封的任命状,便能绕过吏部铨选,直接获得从五品到七品的官职。

据吏部档案记载,仅景龙三年一年,斜封官便新增两千余人,京城官署人满为患,有些职位竟同时有三四人任职,公文往来时互相推诿,百姓办事连找对官员都难如登天。

李隆基即位当月,便召来吏部尚书刘幽求,掷下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令:“凡景龙以来,非由制敕正途授官者,悉罢之。”

他特意强调,斜封官的任命“虽有中宗手迹,亦属私恩,不可为法”,彻底否定了这类官职的合法性。

为防止漏网之鱼,李隆基命人将中宗时期的授官名册与吏部正规选官记录逐一比对,发现有三百余名斜封官已通过钻营混入三省六部。

其中,安乐公主的乳母竟官至正五品的尚食局奉御,负责皇帝膳食。

韦后亲戚的家奴,靠着“斜封”成了掌管宫门钥匙的宫门丞。这些人被罢黜时,有人抱着官印哭嚎,有人拿出韦后时期的“免死铁券”试图抵抗,李隆基却不为所动,下令“敢有滞留不去者,以抗旨论罪”。

短短一月间,数千名斜封官被扫地出门,长安街头常见昔日身着绯色官袍的“大人”,如今穿着便服狼狈离京。

这股雷霆之势不仅震慑了官场,更让百姓看到了新帝整顿吏治的决心——洛阳城有百姓自发在街头焚香,称“终于不用再给那些‘斜封官’送钱才能办事了”。

罢黜斜封官只是第一步,李隆基知道,若不重构选官体系,私权干政的漏洞还会被重新利用。

他吸取教训,从三个方面筑牢制度防线。

重申“三铨制度”:规定官员选拔必须经过吏部“三铨”考核——“书判”考公文写作与司法判断,“身言”察相貌举止与言辞逻辑,“德行”由地方长官出具考状。

任何环节不合格者,即便有皇帝特批也不得授官。

设立“御史监选”:命御史台派遣御史全程监督吏部选官,一旦发现考官收受贿赂、徇私舞弊,当即弹劾,与行贿者同罪。

仅仅是开元元年,便有两名吏部侍郎因收受斜封官旧部的贿赂,被李隆基贬至岭南,终身不得回京。

严控“恩荫”范围:此前,皇亲国戚的子孙哪怕是襁褓婴儿,都能靠“恩荫”获得官阶。

李隆基规定,亲王之子需年满十五岁、经国子监考试合格才能得官。

外戚的恩荫上限不得超过从六品,且必须有实际政绩才能晋升。

他甚至驳回了自己岳父窦孝谌的请求——窦孝谌想为幼子求一个正七品的京官,李隆基回复:“朕为天子,当示天下以公,岂敢以私恩乱国法?”

这些举措让选官权重新回到吏部手中,科举出身与基层历练成为官员晋升的主渠道。

开元初年的新科进士中,有七成来自寒门,如后来的名相张九龄,便是通过科举入仕,凭借才学一步步登上相位。

热门小说推荐
霍少的闪婚暖妻

霍少的闪婚暖妻

陆家有两个女儿,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,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。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,脑子不如你妹妹,身材不如你妹妹,运气不如你妹妹,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,有什么资格幸福?陆微言姐姐,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,你男朋友也是我的。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。陆一语凭什么?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?分分钟能找个男人...

剑道第一仙

剑道第一仙

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,诸天之上第一仙。...

妖夏

妖夏

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,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。没想到,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,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,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!...

龙王殿

龙王殿

化神境修士陈默,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,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?!前世初恋,陈默不屑一顾。前世敌人,陈默一拳打爆。前世你看我不起?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!...

霸道帝少请节制

霸道帝少请节制

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,留下一百零二块钱,然后逃之夭夭。什么?这个男人,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?一场豪赌,她被作为赌注,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。慕迟曜是这...

问道章

问道章

穿越加重生,妥妥主角命?篆刻师之道,纳天地于方寸,制道纹于掌间!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,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?...